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791.启18:21.“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举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扔在海里,说,巴比伦大城,也必这样猛力地被扔下去,决不能再见了”表凭主出于天堂的强大流注,天主教及其一切被玷污的圣言真理都将一头栽入地狱,永不再出现在天使面前。“一位大力的天使举起”表示主出于天堂的强大流注,因为一位“天使”表示主及其通过天堂所实现的运作(258, 415, 649节)。此处由于他被称为“大力的天使”,并且“举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故所表示的是强大的运作,也就是强大的流注。“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表示被玷污和亵渎的圣言真理;因为“石头”表示真理,“磨”表示对出于圣言的真理的探究、检查和确认(对此,参看794节)。不过,此处之所以表示对圣言真理的玷污和亵渎,是因为它论述的是巴比伦。“扔在海里”表示投入地狱。“巴比伦大城,也必这样猛力地被扔下去”表示这个宗教也必这样一头栽入地狱。“决不能再见了”表示它永不再出现在天使面前。
之所表示这一切,是因为天主教中所有那些陷入其邪恶和虚假的人死后的确进入灵人界;灵人界就像一个公共场所,所有人死后首先聚集在那里,如同所有食物先汇入的胃一样。事实上,胃就对应于灵人界。然而,如今由于经历了于1757年所执行的最后审判,所以不再像以前那样允许他们停留在灵人界,仿佛为自己形成天堂;而是一到灵人界,他们就被转到那里与地狱联结的社群。他们也不时地被投入这些地狱;主就这样看顾,免得他们再次出现在天使面前。因此,这就是“那城”,也就是天主教“决不能再见了”所表示的。
由于“磨石”表示被玷污的圣言真理,“海”表示地狱,所以主说: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马太福音 18:6)
它在其它地方被称为“磨石”(马可福音9:42;路加福音17:2)。耶利米书论及巴比伦的话几乎一样:
你念完了这书,就把一块石头拴在书上,把它扔在幼发拉底河中,说,巴比伦必如此沉下去,不再兴起。(耶利米书 51:63,64)
“幼发拉底河中”与“海”所表相同,因为幼发拉底河形成边界,将亚述,也就是巴比伦所在之地,与迦南地分开。
878.“海也不再有了”表由最初建立教会以来的基督徒所组成的天堂外在同样被驱散,不过这要等到那些写在主生命册上的人从那里被接出去,并得救之后。“海”表示天堂和教会的外在,对教会之事的思维属世、极少属灵的简单人就处于这外在。这些人所在的天堂被称为外在的(参看238, 398末尾, 403, 404, 466, 470, 659, 661节)。此处“海”表示由最初建立教会以来的基督徒所组成的天堂外在。但主还没有完全形成由基督徒所组成的天堂内在,直到最后审判前的某个时间点,以及最后审判之后,这一点从相关章节(14-15章,以及20:4-5)的解读明显可知。天堂的内在之所以没有很快形成,是因为龙及其两个兽在灵人界占据统治地位,并且欲火中烧、极尽所能地迷惑每个人,因此将简单人过早地聚集到任何天堂都是非常危险的。善者与龙们的分离,以及龙们被诅咒,最后被扔进地狱在多处有所论述,最后在19:20和20:10被论述;之后经上说“海交出其中的死人(20:13),以此表示被召集起来受审判的教会外在和属世之人(参看869节),和当时那些写在主生命册上的人的分离和得救,对此,可参看这一节。
这就是此处所指的“海”。在论述新基督天堂时,别处也提及海,经上说它延伸到“有火搀杂的玻璃海”(15:2)。这“海”也表示由基督徒所组成的天堂的外在(659-661节)。由此明显可知,“海也不再有了”表示由最初建立教会以来的基督徒所组成的天堂外在同样被驱散,不过这要等到那些写在主生命册上的人从那里被接出去,并得救之后。关于由最初建立教会以来的基督徒所组成的天堂外在,我蒙恩得以知道许多事,但在此没有时间宣布;仅说明,在最后审判之日过去的先前的天,被允许存在,是为了那些身处外在天堂或海之人,因为他们凭外在途径,而非内在被结合,关于该主题的相关内容,可参看前文(398节)。教会的外在人所在的天堂之所以被称为“海”,是因为他们在灵界的所居之地从远处看,就像在海中;事实上,属天天使,也就是最高层天堂的天使仿佛住在以太层;属灵天使,也就是中间天堂的天使,仿佛住在空气层;而属世天使,也就是最低层天堂的天使,仿佛住在水气层,从远处看,就像海,如前所述。这就是为何在圣言的其它许多地方,天堂的外在也由“海”来表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